吴为山:让每一尊雕像都成为鲜活的时代坐标
“南京师范大学是我艺术生涯的重要起点。”近日,国际著名雕塑家、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987届校友吴为山教授在《人民日报》撰文阐释对于雕塑艺术的探索历程以及为时代造像的初心思想,分享雕塑作品背后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中国文化。文中,他深情回忆母校,将他为时代造像的一颗丹心娓娓道来。
30余年来,吴为山馆长将中国艺术、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融入在雕塑艺术发展和成果创造之中,首创“写意雕塑”理论和实践,创造出了大量具有世界性、民族性和独特艺术性,无愧于时代和未来的雕塑力作,季羡林先生将他的创作誉为“为时代造像”。作为国际著名的雕塑家,吴为山馆长一直以来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己任,为世界文化交流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个人贡献。迄今为止,吴为山创作了近600件雕塑作品,其中有50多件作品立在希腊、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巴西、俄罗斯等世界上20多个国家,这些雕塑作品如同一个一个鲜活的时代坐标,记录着中国历史的足迹,也向世界传递着中华人文精神及其时代意义。
以艺术创作回馈母校
1983年,吴为山被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录取。虽然其间也考上了其他学校,但他毅然选择了南京师范大学。吴为山说,“因为‘师范’二字十分重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一个人能做到为人之师,能做到为人之范,要经过长时间的修养。南京师范大学丰厚的历史,文明交融的学科构建,以及科学、人文、艺术等等它们之间的交叉关系所生发出来的智慧知识的源泉,时刻在影响着我。”
回忆在南师大求学的日子,吴为山说,在南师大美术系上学时临摹的《掷铁饼者》《大卫》《持矛者》等石膏像,都是徐悲鸿先生当年从法国带回来的。南师大不仅美术系好,中文系和教育系底蕴也很深厚。心理学家高觉敷翻译了弗洛伊德的著作,文史学家唐圭璋、孙望等都曾在这里执教。“我虽然就读于美术系,但一有时间就到中文系和教育系听课,得到多种文化的滋养。”吴为山说,南师大的综合性、人文性,永远追求真理的科学性,是支撑他人生奋斗的永远动力。
长期以来,吴为山一直关心支持、无私帮助南师大的事业发展,无论是仙林校区敬文广场吴贻芳、江谦、李瑞清、陶行知这四位创业先贤的群像,还是唐圭璋、李旭旦、高觉敷等名师大家的雕像,又或是随园校区反映历史、体现南师厚生精神的母与子雕像,在南师校园中总计有16座雕塑都是出自吴为山的手笔,来自他的捐赠。这使得南师大近120年的办学历史,成为广大师生可直观感悟、可触碰追思的鲜活记忆,吴为山通过他的艺术作品在校史中留下永恒的印记。
吴为山《南师大仙林校区名家大师群像》
写意雕塑凝聚中国文化之“意”
吴为山是中国当代写意雕塑理论与创作的首创者和践行者。代表作品有伫立于马克思故乡德国特里尔市的《马克思》雕像、法国《百年丰碑》大型雕塑、香山革命纪念馆组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组雕、中国文化名人系列雕塑等。
吴为山《张仲景》
吴为山认为,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国美术家要找到支点,才能在世界艺术史图景中立定文化坐标。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他在对中华美学精神、中国传统雕塑艺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写意雕塑”的概念。写意雕塑的“意”,就是中华文化之“意”,通过形来写神,达到形神兼备,将中国哲学、文学、史学的世界观、生命观、价值观,以及中国造型艺术中的书法、绘画、雕刻等意象融入雕塑。写意雕塑同时吸收了西方写实主义的精华,借鉴了20世纪以来西方视觉艺术革命中所建立的艺术新样式。所以,它意在融汇古今中外,打通艺术类型隔阂,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文化概念。在走向世界、与世界对话的过程中,它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彰显出一种由内而外的文化张力,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载体。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吴为山立志塑中华历史人物像以立时代丰碑。为此,费孝通先生曾为他题字:“得其神胜于得其貌”。费先生说:“塑像,要抓住神。”费先生的话带给吴为山莫大的启示,也让他坚定了一个理想:用可视的形象,把那些不可视的、写在书本里的、口口相传的民族历史展示出来,让每一尊雕塑都能映涵时代精神,体现时代坐标。30多年来,吴为山潜心于斯,塑造了数百尊“中国人”像,从老子、孔子到鲁迅、陶行知、袁隆平等,他们从历史长卷中走出,以无声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吴为山通过塑造中华历史人物,体现出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却始终自强不息、奋勇前进的情操。
吴为山说,在雕塑“中国人”像的创作过程中,我深感一个民族如果要向前走,没有精神、没有灵魂是不行的。我为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塑像,希望年轻人在与这些人物的每次“对视”中,都能感受到人生的价值和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广场展出的大型雕塑《旗帜》是吴为山去年完成的一部重要作品,讲述着中国共产党100年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吴为山介绍说,《旗帜》从初创到最终完成,历时两年多,从平面到立体,从具象的党旗到具有抽象意味的旗帜雕塑,经过了16次大改、数十次细节修改以及无数次研究、推敲、打磨。“我除了对党旗包含的元素、党徽在党旗中的位置等进行深入研究之外,还多次专门到天安门广场去看升旗仪式,感受国旗升起时内心的激动澎湃之情。两年多的时间里,《旗帜》对我而言不仅是形式美的创造,更是文艺工作者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初心与使命的过程。”
吴为山说:“一个文艺工作者只有将中国精神融入自己的灵魂,才能在脉管中涌动爱国主义血液,进而激荡艺术创作,才能创造出有灵魂的不朽之作。”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吴为山不仅是国际著名的雕塑家,更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者。他说,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奋斗史铸就了伟大精神。通过对承载中华民族精神的伟人、哲人、英模人物的塑造,能够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让具有独特辨识度的民族形象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有效载体。我们要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让大写的“中国人”立于世界。
2009年,韩国建立“吴为山雕塑公园”,将吴为山创作的老子、孔子等中国贤哲塑像陈列于釜山仁济大学校园。2012年11月,吴为山的作品到意大利国家博物馆巡展。在布展过程中,意方工作人员看到老子像,立即放下手中的机械工具,用人力将“老子”抬到高高的展架上,以表达他们对这位东方哲学家的敬意。2014年3月,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在吴为山创作的《虚怀若谷——老子》塑像前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中国。”
2020年1月,意大利达·芬奇博物馆立起一组大型雕塑《超越时空的对话——达·芬奇与齐白石》。由吴为山创作的这组雕塑展现出达·芬奇与齐白石两位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艺术家相视相望、彼此倾听的场景,东西方文化于此对话,象征着人类文明情感的交流。作品揭幕时,全场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意大利国歌,传递出人们对文化共融、艺术共创、人心共通的需求与呼唤。
图① :吴为山《问道——孔子问道于老子》之老子
图②:吴为山《问道——孔子问道于老子》之孔子
图③:吴为山《超越时空的对话——达·芬奇与齐白石》
中国美术馆供图
2021年9月16日,吴为山创作的青铜组雕作品《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在希腊雅典的阿果拉广场揭幕。在爱琴海的阳光下,苏格拉底与孔子形神相遇,两尊沉甸甸的青铜雕像分立西东,面向彼此,象征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就如同春风化雨,传达出丰富的节奏韵律和超拔的精神特质。
吴为山说,“今后,我还要把中国的孔子、老子、齐白石等形象立在世界上更多重要的地方。当外国人看到孔子的微笑、看到老子的道道皱纹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产生无限的敬仰。”
因其杰出的艺术成就,吴为山被法兰西艺术院、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俄罗斯艺术科学院、乌克兰国家艺术科学院等国外艺术学术机构授予院士头衔,并曾获英国皇家“攀格林奖”、卢浮宫国际美术展金奖、俄罗斯艺术科学院最高金质奖章、乌克兰总统基金会光荣勋章、首届中华艺文奖、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中华之光”年度人物等诸多殊荣。
今年3月25日,白俄罗斯共和国总统签发总统令,授予吴为山“弗朗西斯科·斯卡里纳奖章”。“弗朗西斯科·斯卡里纳奖章”是白俄罗斯设立的首批国家奖项之一,是白俄罗斯艺术、文化、科技贡献最高奖。吴为山表示,该奖章不仅凝聚着白俄罗斯人民对伟大的人文主义者弗朗西斯科·斯卡里纳的敬仰,也为获奖者树立了榜样,对获奖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励着他为人类的艺术与和平事业作出新的成就。
吴为山获颁“弗朗西斯科·斯卡里纳奖章”
“我深爱我的祖国、人民,深爱这最伟大的新时代。我愿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之间做一个美的使者。”吴为山说。
致力发挥艺术作品的美育价值
2021年12月14日,吴为山与众多文艺工作者代表共同参加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心感到无比激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作为一名投身美术馆事业的美术工作者,吴为山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美术作为重要艺术门类,存留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近现代美术大家感时代之变,创造出众多美术经典。这些作品弘扬了中国精神、凝聚了中国力量,成为增强文化自信、开展美育的重要资源。”作为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一直致力于充分发挥国家艺术殿堂的特殊作用。他说,一个民族要向前发展,要记住曾经走过的路。优秀的艺术作品是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艺术家把握时代、反映人民心声、用智慧记录历史的结晶,体现出他们对国家、对人民、对河山的热爱。中国美术馆珍藏着大量这样的作品,这些出类拔萃的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我们对艺术作品进行梳理和展览,走进人民心中,通过优秀的艺术作品教育、鼓舞、激励人民。这不仅是作品的活化,也是“人”的活化。近年来,中国美术馆通过策划举办高质量的展览,活化经典、吸引观众、弘扬精神,让美融入生活,尽最大可能发挥艺术作品的美育功能和社会价值,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这使我们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人民群众有十分迫切的审美需求,在将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方面,有广阔的开拓空间。”
吴为山认为,作为国家艺术殿堂,中国美术馆不仅仅要展览作品,还要具有价值导向,要在美术的理论研究和评论等方面,紧密围绕党中央各项工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中国美术馆的理论工作、思想建设做好。尤其在理论建设方面,我们要有所针对地在美术理论领域,研究如何在美术作品中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积极回应新时代人民对美育的诉求,将具有建设性、指导性的理论建设成果推向整个文艺界。同时,吴为山精心策划组织中青年艺术家自觉进行创作,为人民塑像、为时代立碑,加强国际交流,让中国的声音、中国的故事、中国的审美创造,通过中国美术馆这个平台向世界发出声音,成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窗口。
吴为山馆长代表中国美术馆向南师大徐明华先生颁发捐赠证书
今年是南京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作为校庆重要活动之一的“笃学致美——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美术教育艺术作品展”即将在中国美术馆启幕。吴为山馆长为此次展览承担了极其繁重的筹备工作。吴为山馆长表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是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重要发生地,此次作品展将聚焦南京师范大学美术教育120年的历史脉络,呈现学院在历史沿革中经历的高光时刻和艺术传承,通过作品传达其承载的时代精神和文化自信。同时,通过展出的大量优秀作品,全面呈现南京师范大学建校120年来,以美培根铸魂、加强全民美育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从而使广大美育工作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当下美育工作的时代内涵和精神价值,激发他们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开拓创新,让未来涌现出更多德才兼备、审美素养深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
战“疫”进行时| 南师人在行动!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招生 | 考研 | 高考 | 校历 | 校车 | 体育馆 | PPT
统稿 | 徐翎
编辑 | 包亚鑫
审核 | 何悦 马海港 陈祝峰
部分文字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
点亮“在看”,为南师点赞!